足迹
暗夜风声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01章 腹背受敌(第1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第101章腹背受敌第101章腹背受敌
    阿什河上游,帽儿山脚下,星罗棋布住着百十来户人家,这里就是抗联独立团驻地——靠山屯。
    本地保长担心被“革命”,携家带口连夜逃去了镇上。
    保长家成了独立团临时团部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两小时前。
    昏暗的煤油灯下,张兆临一笔一划写的十分认真:借靠山屯爱国人士周茂才地瓜、土豆各拾斤,待抗战胜利后,由政府统一返还。东北抗日联军独立团张兆临,於民国30年6月。
    他誊写了二十几份,除了名字不同,内容都一样。
    营长刘贵勇迈步走了进来。
    独立团建制不全,勉强能凑够一个营的人数,刘贵勇是唯一的营长,他以前是教导旅警卫连连长。
    独立团能够组建,主要就是以教导旅警卫连为班底。
    张兆临抬头看了一眼:“这么晚了,还没睡啊。”
    刘贵勇拉过椅子坐下,给自己倒了一碗白水,咕嘟咕嘟一口气喝下去,这才说:“去村口转了转……政委,跟你说个事儿,郭干事说是去镇上买药,一直没回来,会不会出什么意外?”
    张兆临停住笔:“他走几天了?”
    刘贵勇说:“三天。按说,最多两天就该回来了。”
    张兆临想了想:“这样吧,明天派人去镇上打探一下,他每次去镇上,都住在王家老店。”
    刘贵勇答应着,拿过一张借条看了看:“还差多少没写?”
    张兆临说:“估计还差七八十份。”
    刘贵勇咋舌:“这得写到啥时候?”
    张兆临笑道:“我都不急,你急啥。”
    刘贵勇说:“政委,你早点歇着吧,明天我找两个会写字儿的,让他们写,何苦伱在这点灯熬油的。”
    张兆临摇头:“那怎么行呢,乡亲们都说了,必须是我这个当官的打借条,人家才敢把粮食借给咱们。”
    刘贵勇不以为然:“乡下人没几个认字儿的,究竟谁写的借条,他们压根儿分辨不出来。”
    张兆临正色说:“贵勇同志,这种思想要不得啊,老百姓借粮给咱们,说明是对我党的认可。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,我党能走到今天,靠的是什么?靠的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……”
    “报告!”
    通信兵走了进来。
    张兆临问:“什么事?”
    “政委,这是刚刚收到的电报。”
    通讯兵把译好的电文递过去,敬了一军礼退了出去。
    看过电文内容,张兆临眉头紧锁。
    刘贵勇问:“政委,出啥事了?”
    张兆临说:“滨江地委来电,凌晨四点钟,滨江保安团,外加一个警察大队,对我们要来一次夜袭!”
    刘贵勇问:“是今天晚上吗?”
    张兆临点点头:“对,是今晚。”
    刘贵勇站起身:“我这就去集合队伍,马上转移!”
    张兆临看了一眼怀表,嘱咐着说:“时间还来得及,告诉大家不要慌,能带走的尽量带走。”
    “明白!”
    刘贵勇匆匆走了出去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17biquge.com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