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逆流1977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051 江州(第2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    都已经半下午了,这种要求,岂能不满足他?
    不过,大鱼大肉郭永坤没啥兴趣,提议尝尝地方特色。
    康博想了想,也在情理之中,自然却之不恭。
    不愧是地头蛇,边边角角都很熟悉,而一座城市的真正美食,藏在哪?
    自然是胡同巷子。
    “小郭同志,你别看这地有点破,但整个江州最好吃的小食,全在这。”
    到地后,望着周围嘈杂的坏境,康博还忍不住解释了一下。
    但郭永坤这种老饕,岂能不懂这个?
    当即表示自己就好这口。
    康博大喜,带着他不作停留,直奔目的地——江州茶饼。
    来到江州,若没吃过茶饼,大概就是白来的,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小吃,深受当地人喜爱。
    而这家灶台架在门口的小店,敢以地市冠名,想来手艺那是相当了得的。
    郭永坤顿生期待。
    “劳假,来裹擦病、一封修水哨子,一裹炒米粑,再来两弯炒粉,一聘汾酒!”
    江州方言属于地道的淮南官话,很令老百姓骄傲,倒也不难听懂,基本就是普通话降个调、错个音的意思。
    但也正因如此,日后便慢慢被普通话同化掉,以至于年轻一辈中,能说一口标准方言的,少之又少。
    不得不说,令人惋惜。
    两个人而已,叫这么多东西,实在太热情,抱着浪费可耻的想法,郭永坤也只能敞开肚皮吃。
    先尝了一只康博极力推荐的茶饼,以精粉、芝麻、茶油、桂花、饴糖、白砂糖等原料制成,入口酥脆,甜中带香,确实是一道顶好的小吃。
    不过,放在吃饭时享用,郭永坤就不太适应。
    修水哨子,名字挺稀奇,据康博介绍,源自一个传说……
    因江州近水,常有水涝,相传夏禹时期,山洪爆发,冲毁农田和村庄,庄稼颗粒无收,农民只能上山采摘野菜野果充饥。
    后大禹赶来,组织人们治理好水患,农民感谢他的恩情,就想拿些东西为其送行,可又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。
    这时,便有一老农出了主意,派人山上挖野山芋、打野兽,以芋粉作皮,兽肉为馅儿,制成一种上尖下圆的食物,取名哨子,上奉大禹……
    味道着实不赖,郭永坤一连吃掉两只。
    接下来,就是炒米粑。
    这东西与修水哨子异曲同工,也是面中裹馅儿,只不过用的是糯米,摊成薄饼状,薄如纸、明如镜、软如糕,确实让人吃了还想吃。
    至于炒粉就不用提了,江州人好粉,向来有“粉中战斗机”之称,就跟河东人喜食热干面一样。
    一杯当地产的汾酒,搭配这些美食,吃得不比山珍海味差,唯一比较可惜的是……
    没有啤酒,不然更得劲。
    奈何,这年头啤酒是真的难买,工厂少之又少,据说奉天那边的酒池底都刮空了,结果里面躺了个人……
    申海那边的光明牌啤酒,外地人根本买不到,得拎空瓶过去换购才行。
    郭永坤没敢多喝,又要了杯开水,毕竟出门在外。
    酒足饭饱后,俩人便结伴乘交公,前往庐山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17biquge.com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.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.